时间:2025-03-26 08:57浏览次数:475来源:本站
2025年3月24日,央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2025年3月25日(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MLF工具创设于2014年,在2024年7月以前一直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的方法。通过明确利率和数量直接传导政策意图。
2024年7月,央行开启MLF操作机制改革,宣布MLF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保留固定数量操作,但引入利率招标机制,并且从2024年9月开始,央行开始采用逐月公告MLF最高投标利率和最低投标利率,以及唯一的中标利率(当前为中标利率为2.0%)的方式。
2025年3月,也就是本次央行表示将采取“多重价位中标”,采用美式招标的形式,意味着中标利率不再唯一,允许不同机构按差异化利率中标,打破单一利率管理,更能体现市场需求,MLF政策利率属性进一步淡化,甚至完全退出,回归中长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属性,当前改革后的MLF已类似于买断式逆回购。
本次MLF操作首次于3月24日提前一天公布4500亿元的操作量,打破以往当日披露的惯例。年初以来,大行负债端资金流失严重,叠加市场预期的降准落空与国债净买入等工具缺位,导致资金面预期波动。央行提前公布操作规模显然有利于稳定资金和债市情绪,且金融机构能够提前规划资金头寸管理,降低市场摩擦成本,也体现了央行与市场沟通透明度的提升。
央行本次MLF加量续作,净投放630亿元,是去年8月以来首次MLF净投放,直接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缓解大行负债压力,尽管未必能直接带来资金转松,但背后呵护态度不言自明,这与此前重启买断式逆回购补充流动性的逻辑形成差异化协同。
当前机构投标MLF通常参考市场化融资成本,目前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在1.92%左右,比MLF利率低8bp。预期机构在投标时会参考同业存单利率,采用多重价位中标可以更好发挥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发挥机构市场自主定价能力。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或能总体降低MLF资金成本,缓解银行的净息差压力。
总的来说,本次MLF操作虽并非实质性降息,但却能给市场释放类似的宽松预期,债市今日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主要约束一方面是中美利差带来的汇率压力,另一方面则是银行净息差压力。若未来MLF资金成本下降或能缓解银行的净息差压力,为央行降准降息操作释放政策空间。短期利好债市,中期MLF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的性质,影响偏中性。此外,由于本次MLF是多重价位中标,央行大概率不会公布中标利率结果,目前MLF余额在4万亿左右,后续随着每月续作也会起到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作用。MLF政策利率属性逐渐退出后,7天逆回购利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短期下调的概率仍然不高。
2025-03-31【数据分析】 纸浆库存分析
2025-03-26【事件分析】 央行新举措释放宽松预期,MLF政策利率属性完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