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9-27 17:51浏览次数:19376来源:瑞达期货
早籼稻概况:
稻谷,俗称水稻,是我国大宗粮食品种,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籽粒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粳稻籽粒一般呈椭圆形。根据稻作期的不同,稻谷又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早稻几乎是单一的籼稻,即早籼稻。因此,早籼稻是上市最早的一季稻谷,也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第一季粮食作物。
早籼稻可以分为普通早籼稻(常规)和优质早籼稻。普通早籼稻一般用于储备,而个体加工企业则以加工优质早籼稻为主。优质早籼稻做配米比例也较大。普通早籼稻和优质早籼稻主要根据粒型和腹白区分。据调研,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的优质率估计为15%、28%和76%。
现货中,早籼稻还可以分为长粒型和短粒型两种。它们的用途不同,价格也不同,短粒型主要做米粉,长粒型主要做口粮,现货市场将两者分开收购和储藏。一般认为长粒产量:短粒产量=6:4。
早籼稻期货合约:
交易品种 |
早籼稻 |
交易单位 |
10吨/手 |
报价单位 |
元(人民币)/吨 |
最小变动价位 |
1元/吨 |
每日价格波动限制 |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
合约交割月份 |
1、3、5、7、9、11月 |
交易时间 |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时间 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 9:00-11:30 下午 1:30-3:00 |
最后交易日 |
合约交割月份的倒数第七个交易日 |
交割日期 |
合约交割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至倒数第五个交易日 |
交割品级 |
基准交割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稻谷》(GB1350-1999)三等及以上等级质量指标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规定的早籼稻。替代品及升贴水见《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 |
交割地点 |
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
最低交易保证金 |
合约价值的5% |
最高交易手续费 |
2元/手(含风险准备金) |
交割方式 |
实物交割 |
交易代码 |
ER |
上市交易所 |
郑州商品交易所 |
早籼稻的价格影响因素:
1、供给和需求
供求因素是决定稻谷价格的根本因素。供给方面主要由三方面组成:(1)前期库存量。它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价格上涨,供应充裕价格下跌。(2)当期生产量。当期生产量主要受种植面积、单产的影响。影响种植面积的主要是农民与其他农产品的比较收益、国家的农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单产的主要是天气、科技水平等。必须研究稻谷的播种面积、气候情况和作物生产条件、生产成本以及政府的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变动情况。(3)商品的进口量。商品的实际进口量往往会因政治或经济的原因而发生变化。因此,应尽可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形势,价格水平、进口政策和进口量的变化。
需求方面:通常有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和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组成。(1) 国内消费量。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主要有: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收入与就业政策。(2) 出口量。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出口量增加会减少国内市场的供应;反之,出口量减少会增加国内的供应量。(3) 期末商品结存量。这是分析期货商品价格变化趋势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如果当年年底存货增加,则表示商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期货价格有可能会下跌;反之,则上升。
从历年生产情况看,由于早籼稻品种的特殊性,农业政策和种植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等因素对早籼稻的面积和产量影响较大,相应引起早籼稻的价格也发生较大波动。此外,早籼稻库存变化、储备稻谷的轮换、托市粮出库销售的数量和价格等也影响早籼稻的供给量从而影响到早籼稻的价格。在消费方面,我国早籼稻主要用于口粮、国家储备、工业及饲料消费,总体上呈平稳增长势头。由于早籼稻用于储备的量较大,工业和饲料消费近年来增长也较快,对市场的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常规品种供不应求,价格还有上涨空间。此外,节日和群体消费效应、进口和出口量的变化等也会影响到早籼稻市场的阶段性需求。
2、国家政策
国家的粮食产业政策影响甚至主导着早籼稻的供求和价格。第一,各项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保证了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对早籼稻的面积和产量也形成有力地支撑;第二,早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公开竞价拍卖、储备等宏观调控政策则基本主导了早籼稻的价格走势。为稳定早籼稻生产、保护农民利益,2004年起,国家在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执行了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收购),2008年广西也纳入政策范围。2005、2006年由于市场价低于最低收购价,连续两年启动了该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托市效果,保护了农民利益。
3、收购市场竞争
早籼稻收购市场状况直接影响收购价格的走势。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后,早籼稻收购市场入市主体增加,不仅有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和地方收储企业,还有产业化龙头企业,民营经营加工企业和个体商贩等,激烈的竞争推动了早籼稻市场价格的提升。
4、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
玉米、小麦等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农业经济的好坏,从长期看,玉米、小麦等价格高低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快慢有较强的相关性。早籼稻与中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的消费比价关系最为重要,这些替代品的产量、价格及消费的变化对早籼稻价格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早籼稻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会对早籼稻的供需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早籼稻的产销情况,导致其未来价格走势发生变化。
5、成本和收益比较
生产早籼稻谷的种子价格、化肥、农药等成本变化直接导致了稻谷价格的变化。其成本主要包括:种子费、化肥费、农药费、雇工收割费、农膜费、租赁作业费、机械作业费、燃料动力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修理维护费等。早籼稻的成本收益情况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早籼稻成本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市场粮价过低,农民会惜售;收益情况会影响农民对下一年度的种植安排,收益增加,农民可能会增加种植面积,反之可能会减少种植面积。近年来,早籼稻种植成本的刚性上涨为早籼稻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2007年总成本较04年上涨16.52%,现金成本更是涨30.49%,总成本、现金成本4年来平均涨幅分别为4.09%、7.03%。成本上涨,也带动农民售粮价格上涨。
6、运输等流通环节成本
由于早籼稻产销加之间的流通环节较多,加上煤、电、柴油等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运费成本的增加,明显地增加了早籼稻流通环节的成本,粮食运费成本上升,都对早籼稻价格构成了一定支撑。
7、天气、自然灾害和心理
早籼稻生长期间易受天气、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影响,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同时,产销各方对市场行情判断往往存在分歧,看涨或看跌的心理进而影响其购销行为,如果农民惜售心理较强,使得市场粮源有限,自然会促使价格抬升。
8、国际市场价格
一般情况下中国的早稻谷基本供求平衡,其价格由国内因素决定。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世界粮食包括稻谷的产量和库存对中国早籼稻谷的价格的影响不可忽视。 由于多年来我国稻谷基本实现自给有余,早籼稻谷价格走势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受国外影响相对较小。但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和国际粮食品种价格之间具有一定联动性,国外谷物价格的普遍上涨,稻谷库存的偏紧,也会导致国内粮食价格趋升,对早籼稻价格也会构成一定的支撑。早籼稻谷的价格走势有很强的规律性,一般来说,长期走势由宏观经济形势和粮食总供求关系决定;中期走势主要受年度产量预测、库存量变化、以及相关农业政策的影响,短期走势受季节性周期的波动的影响比较大。早籼稻的价格表现出明显的的季节性波动规律。一般来说,每年早稻上市的7月份、晚稻上市的10月为稻谷的供应旺季,价格最低,进入11月份,稻谷进入消费旺季,现货价格稳步上升,春节左右,稻谷消费进入高峰期,价格也达到年内高点。春节过后价格逐步回落,在四五月份略有反弹,随后一直回落到8、9、10月份的低价区,如此循环往复。当然,近几年,受国家收储影响,早籼稻价格出现了反季节性变化,因此,这一规律也会有所变化。
早籼稻保证金制度:
早籼稻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为期货合约价值的5%。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按照该期货合约上市交易的“一般月份”(交割月前一个月份以前的月份)、“交割月前一个月份”、“交割月份”三个期间依次管理。
一般月份期货合约按持仓量的不同,适用不同的交易保证金标准。具体见下表:
双边持仓量(N万手) 交易保证金标准 品种 |
N≤30 |
30<N≤40 |
40<N≤50 |
N>50 |
强麦、一号棉、早籼稻 |
5% |
7% |
10% |
12% |
(N表示某一月份期货合约的双边持仓总量,单位:万手)
交割月前一个月份期货合约按上旬、中旬和下旬的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的交易保证金标准。具体见下表:
品种 |
交割月前一个月 |
||
上旬 |
中旬 |
下旬 |
|
强麦、硬麦、一号棉、 菜籽油、白糖、PTA、早籼稻 |
8% |
15% |
25% |
某期货合约按结算价计算的价格变化,连续四个交易日(即D1、D2、D3、D4交易日)累计涨(跌)幅(N)达到期货合约规定涨(跌)幅的3倍或者连续五个交易日(即D1、D2、D3、D4、D5交易日)累计涨(跌)幅(N)达到期货合约规定涨(跌)幅的3.5倍的,交易所有权提高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交易保证金标准的幅度不高于期货合约当时适用的交易保证金标准的3倍。
N的计算公式如下:
N=(Pt—P0)/P0×100% t=4,5
P0为D1交易日前一交易日结算价
Pt为t交易日结算价,t=4,5
早籼稻限仓制度:
期货合约的限仓数量按照该期货合约上市交易的“一般月份”、“交割月前一个月份”、“交割月份”三个期间的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的限仓标准。
一般月份各品种期货合约分别对期货公司会员、非期货公司会员和客户实行持仓限制(含跨期套利持仓)。具体见下表(单位:手):
品种 |
期货合约月份单边持仓量(N) |
一般月份最大单边持仓 占市场单边持仓比例或绝对限仓量 |
||
期货公司会员 |
非期货公司会员 |
客户 |
||
强麦早籼稻 |
N≥20万 |
15% |
10% |
5% |
N<20万 |
30000 |
20000 |
10000 |
交割月前一个月各品种期货合约分别对期货公司会员、非期货公司会员和客户按照上旬、中旬和下旬实行最大单边持仓的绝对量限仓(含跨期套利持仓)。具体见下表(单位:手):
品种 |
期货公司会员 |
非期货公司会员 |
客户 |
||||||
上旬 |
中旬 |
下旬 |
上旬 |
中旬 |
下旬 |
上旬 |
中旬 |
下旬 |
|
强麦、早籼稻 |
18000 |
10000 |
6000 |
4800 |
3600 |
2400 |
2400 |
1800 |
1000 |
交割月份各品种期货合约分别对期货公司会员、非期货公司会员和客户实行最大单边持仓的绝对量限制(不含跨期套利持仓)。具体见下表(单位:手):
品种 |
期货公司会员 |
非期货公司会员 |
客户 |
硬麦、早籼稻 |
3000 |
1000 |
500 |
自进入交割月起,期货公司会员、非期货公司会员和客户所拥有的投机持仓与跨期套利持仓之和,不得超过各品种在交割月前一个月下旬的最大限仓量。其中投机持仓不得超过交割月最大限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