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分析】中美关税持续升级对我国大豆供应影响分析
时间:2025-04-14 08:55浏览次数:520来源:本站
自2025年2月以来,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双方相继加征关税,至4月9日,美国对华关税攀升至84%,中国亦采取对等反制,对进口美国大豆加征关税从10%骤升至94%。自2025年2月以来,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双方相继加征关税,关税壁垒直接推高了美豆的进口成本,以当前美国大豆离岸价(FOB)400美元/吨计算,加税后成本飙升至776美元/吨,而同期巴西大豆的到岸价(CIF)仅为380-400美元/吨,巴西大豆的价格竞争力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关税长期维持,美国大豆的进口成本将长期处于高位,中国企业出于经济考量将大幅减少对美豆的采购,转向价格更具优势的南美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总值达128.4亿美元,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近50%,但贸易壁垒的升级可能导致这一份额大幅缩水,进而对美国农业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随着出口锐减,美国大豆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库存积压问题加剧,最终影响农民收入。美国大豆协会(ASA)警告,若贸易战持续一年,美国大豆出口量可能减少1000万-1500万吨,农民损失或将超过50亿美元,凸显出贸易摩擦对美豆产业带来的沉重打击。从进口结构来看,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中国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国。近年来,由于一些国际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进口大豆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巴西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均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68%,中国进口大豆的重心也在向巴西偏移。特别是2018年中美发生贸易摩擦,该年度美国大豆份额降至13%,在这之前的2016/17年度中国进口大豆美国占比39%,巴西占比48%。2020年贸易关系有所缓和,美豆进口份额出现恢复性增长。随后几年美国进口份额保持在区间波动,而巴西大豆进口份额呈现增加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累计美国大豆进口份额降至21%,巴西大豆进口份额增至71%。随着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升级,2025年美国大豆在中国进口结构中占比可能降至15%以下,贸易战促使中国转向巴西作为主要供应商,2024年Q2,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预计超过3000万吨,同比增长20%以上。巴西创纪录的大豆产量、竞争性价格,以及政府推动的基础设施升级(如北部港口扩张)增强了其对中国市场的供应能力。我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主要集中在美国新豆上市后的10月至次年3月,这一时期是中国采购美豆的高峰期。目前,2024/25年度我国对美豆的采购已基本完成,市场关注的重点逐步转向2025/26年度的装运情况。从近三年的进口数据来看,我国三季度(10-12月)的大豆进口量占全年总进口的35%-50%,是进口高峰,而4-9月的占比相对较低,仅约10%-20%,这段时间我国主要依赖巴西供应。今年,我国对美豆的采购已基本落实,因此,尽管当前中美经贸关系持续紧张,对4-9月国内大豆到港格局的影响有限,短期内供应仍能保持稳定。然而,随着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在9月开始收获并进入装运期,加之我国传统上在10-3月对美豆需求较大,若高关税政策持续至新作上市,将直接推高进口成本,可能导致国内采购减少,进而导致供应阶段性短缺。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使美国大豆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昂关税抑制市场需求,迫使中国加速供应链调整,贸易战促使中国转向巴西作为主要供应商。若关税长期维持,美国对华出口占比可能降至15%以下,美国农民收入下滑,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加速向南美倾斜。此外,美国新豆上市后的10月至次年3月是中国采购美豆的高峰期,高关税政策若持续至新作上市,可能导致供应阶段性短缺。
研究员:柳瑜萍
期货从业资格号 F0308127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 Z0012251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手机登录请点击此处下载期货云开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