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瑞达期货! 股票代码:002961
瑞达期货微信公众号

瑞达期货新浪微博

客服热线:4008-8787-66
瑞达期货国际期货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学院 > 理念与技巧 > 综合
综合

策略比拼 | 基本面派的“先生”们

时间:2024-06-19 09:04浏览次数:406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综合

最近,广州梦幻期货公司(化名)越来越热闹,这次来的两对要求评判者都是基本面派,“供应先生”和“需求先生”把供和求分开的研究策略让贺希尼觉得很不一般。“成本支撑先生”的拿手好戏是在商品跌到生产成本附近时进场抄底,“套保冲动先生”密切关注着生产企业何时会产生卖出套保的冲动。这回,贺希尼不想和稀泥,他是真的认为这几位先生经验丰富,还很有学问。

“供应先生”和“需求先生”

李剑

最近,广州梦幻期货公司(化名)越来越热闹。这天,大户室里一阵喧嚣,“供应先生”和“需求先生”来找贺希尼评判了。两人都属基本面派,熟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都喜欢“了解了供求关系,鹦鹉也能变成投资专家”的夸张段子,但研究重点和使用的策略却不一样,把供和求分开的策略真是别开生面。

1.“供应先生”

“供应先生”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不做技术分析。他以前在工厂做供应科长,一辈子与供应和采购打交道。供应科长是个肥缺,但“供应先生”没有后台,也从来不吃回扣,而是靠真才实学(会买)获得了这个职位。他曾经在某商品生产过剩时为企业大举买入一批廉价而优质的货物,够用好几年,后来这批货物还涨价不少,他因此受到多次公开表杨。

不过,“供应先生”在期货上“会买”和作为供应科长的“会买”正好相反,一个是在供应减少时买入,一个是趁丰年商品掉价时购进;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刚做期货时“供应先生”很长一段时间不习惯,还闹过几次笑话。

吃了几次亏后,“供应先生”调整了过来。他开始重点研究影响商品供应的自然灾害和事件危机。他认为,掌握供应四条(期初库存、当期产量、当期进口量、替代品)、了解历年数据很重要,但影响商品未来供应的天气和危机因素更重要。“供应先生”书房里挂着气象图和危机事件图,搞得既像中央气象台,又像军情指挥部。

其实,如果生产严重过剩,在期货市场卖出也是一种选择,但“供应先生”做了几次空头后感觉不太好,他觉得做空像套保,但手中又没有现货,更重要的是,他擅长的天灾和危机研究派不上用场,于是坚定了只做多的策略。

“供应先生”理念的转变为他带来了丰厚收益。比如有一年四月一场倒春寒,苹果树坐果率下降,他抄底苹果期货,利润可观;有一次巴西淡水河谷大坝损毁,影响了铁矿石的开采和运出,他及时买进铁矿石期货,小赚一笔。近几年全球气候异常和危机事件频发,“供应先生”赚得盆满钵满。比如俄乌冲突影响了镍的供应,镍价大涨;去年可可主产区暴雨,可可树因暴雨和由此引发的病虫害大量减产,可可期货暴涨;红海危机影响集运欧线期货……

“供应先生”一直顺风顺水,眼光和理念也有所扩展。期货常说“农产品主要看供应,工业品主要看需求”。因为农产品一旦减产,要隔几个季度才能恢复供应,完全有时间操作。他经过研究和实践,坚定地认为这种说法有所偏颇,工业品价格一样受供应影响。前几年国内因雾霾天气而采取严厉的限产措施,动力煤等工业品因供应不足而大涨。甚至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都说新的经济规律是“供给决定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供给”。

不过,赚钱的同时,“供应先生”发现自己越来越“冷血”和不道德了,看新闻总希望有不太好的事情发生,盼着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出现等。大家都觉得地球升温水深火热,唯独他觉得气候反常很舒服。他刻在电脑桌上的座右铭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危机发生之时”,下联是“商品投资良机”,横批“幸灾乐祸”。

他找朋友倾述自己的苦闷,朋友安慰他说,你有犯罪心理,却没有犯罪,遵纪守法就行,和道德无关。但“供应先生”重看了老电影《爱德华大夫》后,认同片中“没有犯罪心理才是美好的一天”的理念。为了减轻负罪感,他每年都把期货交易利润的10%捐给灾区。

2.“需求先生”

“需求先生”也是坚定的价值投资派,不做技术分析。他以前在工厂做销售科长,是营销高手。一位在企业工作多年的朋友告诉笔者:“在企业,供应科长好做,销售科长难当。供应科长容易变成腐败分子,销售科长容易变成优秀人才。谁都知道,买东西容易卖东西难啊!”“需求先生”能力很强,有鹰一般敏锐的眼睛。他总是不辞辛苦地调研市场,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潮流,据此建议生产部门调整和研发适销产品。他常说:“在这个‘吃货’横行的时代,不是厨师决定了菜单,而是顾客的肚子决定了菜单!”

进入期货市场后,“需求先生”的口头禅和座右铭是“市场需要什么,我就买进什么”。比如只要价格相对便宜,他一定会买入九月份的鸡蛋,他还会买入春季的尿素期货合约,因为春天农业对尿素有强大的需求。

这些都是常规需求,期货人都知道,他觉得了解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因此,“需求先生”便恶补宏观需求知识。他的偶像也由某营销高手变成了罗杰斯。他佩服罗杰斯在二十多年前,就发现了金砖四国对商品的巨大需求,大举买进稀缺商品,获利丰厚,还写了《热门商品投资》。“需求先生”潜心研究未来市场的需求,希望能提前买入,埋下获利的种子。

最近几年,“需求先生”按需求变化投资,赚了不少钱。比如疫情暴发后他发现到4S店买汽车的人寥寥无几,立即做空橡胶期货,还顺便建议药厂的朋友加班加点生产感冒药。特别是近两年受地缘政治影响,人们的避险需求大大提升,他买入贵金属期货,获利不菲。

“需求先生”认为,在需求和供给上,需求永远是主导,抓住需求,才能在期货市场抓住“主升浪”。他家的墙上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需求爆发之际”,下联是“商品建仓良机”,横批“期货大道”。

得意时,“需求先生”会向期友们讲他小时候听到的一段报道,即美国总统里根遇刺时,第一个报道此事的美联社记者急中生智,用100美元包下附近的电话亭,第一个电话打给自己所在的通讯社,把报道发出去,第二个电话打给期货公司,买进石油期货。结果他不仅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还在原油期货上赚了一笔钱。“需求先生”觉得自己有点像那位美国记者。

“需求先生”也听说过“农产品看供应,工业品看需求”,但他慢慢发现,研究工业品需求似乎比研究农产品供应难得多,赚钱也难。最关键的是,工业品并非直接消费品,下一阶段“流行”什么真不容易看准。“需求先生”觉得研究需求和研究供应有些不平等,一是供应紧张容易判断,而需求大增短时却不好判断,缺乏直接证据。二是大多数时间需求危机没有供应危机对价格的影响直接。三是研究供应可在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措施,研究需求却要在事件发生前作出研判或预测,主观性强,容易出问题。

“需求先生”用需求指导投资的策略在股市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前几年他发现现代战争喜欢使用无人机,这方面的需求较大,因此买入无人机相关产业股票,却亏了不少钱。另外,在需求大增被证实后再买入,又容易在周期性行业中买到价格高点,比如新能源板块相关股票。这让“需求先生”比较痛苦,有点怀疑自己“打提前量”的水平和眼光。

但“需求先生”有销售科长经历,勇敢,能坚持,他依然坚信投资就是比谁看得远,真正的水平是判断未来的。

“供应先生”和“需求先生”都注重基本面分析,本来就是好朋友,所以喝茶论道时争论不多。“需求先生”恭维“供应先生”:“富人研究供应,穷人研究消费,你比我强。”“供应先生”恭维“需求先生”:“你的研究难度大,水平高。”

两人请贺希尼评判谁的策略好、理念对。贺希尼认为研究供求关系是商品投资的正道,而且两人都有做实业的经验,又都喜欢调查研究,很有学问,不想断出输赢,想都不想就果断地举起两人的各一只手。

“成本支撑先生”和“套保冲动先生”

李白雨

这天,广州梦幻期货公司(化名)大户室推出两个新人,即“成本支撑先生”和“套保冲动先生”。两人也是基本面派,坚信商品期货价格一般都在生产成本和套保压力之间波动。但两人一个只研究成本支撑,一个只研究套保企业何时何价有卖出套保的冲动。

1.“成本支撑先生”

顾名思义,“成本支撑先生”认为期货价格跌至生产成本附近时会受到支撑,因为企业一旦赚不到钱,就会减产、停产,随着商品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的消化,价格会回升。所以,“成本支撑先生”的拿手好戏是在商品跌到生产成本附近时进场抄底。

“成本支撑先生”在广州做期货,但他是上海浦东人,在上海时是出了名的“门槛精”。他的“精”主要体现在“成本构成”上,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商品或生意,他都能立即分析出这件商品或这项业务的成本构成。比如他老婆买了一件旗袍,他一看就能说出面料市场价值几何、手工费多少。装修房子时,他能从每种装修材料的成本构成、批发渠道、价格说到人工费……说得包工头都想聘请他做监理。

“成本支撑先生”在化工企业工作过,还做过铜、铝和不锈钢加工生意。对化工和有色金属等期货品种的生产成本耳熟能详。他能详尽地分析某个化工品或有色金属的成本构成,又和氯碱化工的老同事保持着联系,一旦某化工品跌狠了,他便打电话问他们是否吃得消。人家吃不消了,他就要买入了。

微观上,“成本支撑先生”对每种商品都有一个分析体系,分为完全成本、直接生产成本、现金成本三个层次。完全成本即送到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的成本,生产成本即去除运费、税费等杂费的成本,现金成本即生产成本扣除折旧费、管理费等非现金开支的成本。他经常随着成本的降低,加大抄底的仓位。

宏观上,“成本支撑先生”也建立了世界成本三层次理论。分为世界平均成本、主要产区成本和最优企业成本。比如原油,世界平均成本就是所有产油国原油生产成本平均值,主要产区成本是中东国家生产原油的平均成本,最优企业成本即沙特生产成本。国际油价跌到全球平均成本很正常,跌到最优企业生产成本不太可能,跌到主要产区成本就可以开始买进了。

不过,生产成本也不好掌握,因为生产成本是经常变化的。除了科技进步让成本不断降低、人工费提高让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产业链因素,基础原材料涨价,下游商品成本也会提高。还有铁矿石的开采成本变化不大,海运费却经常变化。因为对成本的把握有难度,“成本支撑先生”前期也犯过一些追高的错误。

“成本支撑先生”发现产业链中下游商品成本忽高忽低,是受上游商品价格的影响,他又建立了产业链三段成本评价体系:上游成本、中游成本、下游成本。在上游商品价格处于低位时,中下游商品的生产成本才能作为抄底依据。他认为,投资者最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不考虑上游成本高企,而单独评估中游和下游商品成本,这样评估,期货价格很可能出现“假便宜”,等上游商品价格跌下来,中下游的成本支撑就成了一句空话。

“成本支撑先生”的口头禅是“勿要拎勿清”。这是上海话,广州人听不太懂,只能看他刻在电脑桌上的座右铭:“商品抄底风险就是你搞不懂生产成本!”有时兴致上来,他也会用普通话讲几句:成本支撑研究透了,就为抄底策略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想在期货领域做价值投资,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要在深入研究商品供求关系的基础上,找到商品的“价值区间”,也就是生产成本区间。

“成本支撑先生”是大户室最稳健的投资者之一,牛市中业绩表现突出,因为他都是在熊市中提前买进。当然,商品价格跌至生产成本的机会并不多,“成本支撑先生”需要有很大的耐心。

2.“套保冲动先生”

“套保冲动先生”会在商品期货价格涨到有合理利润后,生产企业入场卖出套保时,跟着卖出期货合约。

“套保冲动先生”的老婆开过服装店,告诉他两条生意场上的经验:一是“买的没有卖的精”,二是“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因为她知道衣服的进价,在什么价位卖出有盈利,而因为信息不对称,顾客买衣服还价靠感觉。

“套保冲动先生”坚信,实体企业最了解自己生产的商品什么价位卖出可以保证盈利,差别只是各行业平均利润率不同。有些行业波动大或生产企业相对较少,会要求利润高一些再卖出套保,有些行业波动小或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激烈,微利就会入场卖出套保。一般来说,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0%左右的利润就有卖出套保的冲动。

“套保冲动先生”喜欢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理论。他把行业按竞争激烈程度分为垄断、垄断竞争、充分竞争等。比如铁矿石、原油等品种,一般的利润水平生产企业不会有强烈的卖出套保冲动,投资者看到价格小幅上涨就做空很危险。而PTA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略有利润就可能有生产企业大量卖出套保。当然,还要看当时的供求关系。

“套保冲动先生”结识了不少做实业特别是生产企业的朋友,当期货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时,他会打电话问相关行业的朋友:“这个价格你们有没有卖出套保的想法?强不强烈?”问多了,朋友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回答“我不冲动”或“我很冲动”。

“套保冲动先生”的口头禅是“生产企业有钱赚,你就有钱赚”,座右铭是“坚定地和生产企业同进退”。他在普通行情中经常盈利,但遇到大行情往往损失不小。他时常感到困惑,自己的基本面研究水平不低,为何做空仍然多次失败,期货价格为何涨到生产企业有卖出冲动甚至强烈冲动的程度,还能一涨再涨。看来,除了实体企业之外,投机力量也很可怕,遇到特殊情况除了止损别无他法,让他很伤脑筋。

“成本支撑先生”和“套保冲动先生”都注重基本面分析,喝茶论道时不仅争论不多,还互相请教。两人交流后都认为应该以企业家的立场来思考期货价格,全面研究供求关系更加重要,自己的方法有点简单了,也有走捷径的嫌疑。

两人请贺希尼来评判谁的策略好、理念对。贺希尼有点迷糊,大户室很少露面的、以前做股票后转行做期货的一位“名人”告诉他:“巴菲特不炒短线,但他仍然关注美国股市大盘的低迷与泡沫区间。巴菲特曾指出,美国标普指数成分股市盈率经常在10倍到25倍之间波动,接近10倍是理想的买入时机,25倍以上则充满了风险。而我们只是把10倍市盈率换成了成本支撑,把25倍市盈率换成了套保压力。”

贺希尼一听很有道理。对两位先生的策略更加佩服,所以这次是真不敢断输赢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手机登录请点击此处下载期货云开户APP



相关新闻

2024-06-26“同品种先生”和“上下游先生”

2024-06-19策略比拼 | 基本面派的“先生”们

客服热线 瑞达期货客服电话 金尝发业务咨询电话 金尝发客服电话 瑞达期货在线咨询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09号 | 闽ICP备07072636号-1

在线客服
网上开户
关注瑞达期货

瑞达期货资讯

扫描下载APP

瑞达期货APP

居间客户告知书

居间客户告知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