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瑞达期货! 股票代码:002961
瑞达期货微信公众号

瑞达期货新浪微博

客服热线:4008-8787-66
瑞达期货国际期货
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学院 > 理念与技巧 > 综合
综合

投资策略 |减少参照效应对投资决策的负面影响

时间:2024-05-27 08:54浏览次数:1336来源:期报实战排排网 ,作者崔海军

人们在对某人或某事作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判断和决策需要理性,为了减少参照效应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并有意识地绕开第一印象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在决策前,应该了解自己的需求,想清楚自己的策略。

有一种心理现象叫沉锚效应,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或某事作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同样的道理,在判断某件事情的好与坏时,关键还是看这个“锚”,“锚”确定了,也就有了参照标准,结论也就随之出来了。


沉锚效应也叫参照效应,它在行为经济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前景理论中,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对得失的判断会受到参照点的影响,参照点可以是现状、过去的经验或心中的期望值。参照点的变化会影响人们对同一结果的行为选择。此外,参照效应还涉及自我参照效应,这是一种记忆现象,指的是当信息与自我概念相关联时,人们会对它进行快速加工和生成回忆。这种效应在记忆与个人相关的事物时特别明显。


对交易者来说,沉锚效应中的“锚”,包括个人的知识、经验、历史价格、市场趋势等。


第一印象


有这样一则故事: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的顾客数量都差不多,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家店的销售额总是比右边的那家店多,天天如此。有一个人为了一探究竟,于是先走进了右边那家店。服务员盛好一碗粥,问他“加不加鸡蛋”,他说“加”。服务员便给他加了一个鸡蛋。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加不加鸡蛋”,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他又走进左边那家店,服务员同样给他盛好一碗粥,问他“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他说“加一个”。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又问“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不爱吃的就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一天下来,左边这家店就要比右边那家店多卖出很多鸡蛋。


这个人恍然大悟,原来,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左边那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额。事实上,投资者在考虑购买哪只上市公司的股票,具体在什么价位买进时,也会受到整体市场环境和关联个股价格的影响,即使你决心忽略或抵制这些问题的影响也没有用。


在估测不确定值时,我们习惯性地从某一数值开始,然后估测它是高还是低,接着让大脑在数值的上下波动中调整估值。


有人做过一个这样的试验:找一些学生,让他们先写下自己身份证号最后两位数字,然后估计一些商品的价格,比如巧克力,红酒之类的。结果你一定可以预测到,就是身份证号后两位数字大的学生,给出的估计价格更高。


人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最先出现的就是脑海里的参照物,有时候你虽然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也想强迫自己把注意力从这些参照物上移开,将对事情的判断调整到合适的估测上,但这种调整是一项需要付出努力的活动,当人们在大脑资源耗尽时调整较少(比如身体状况欠佳时)。


当市场走势由上升趋势转为下跌趋势时,投资者往往还沉醉于上涨趋势带来的欢喜中,对市场出现的风险缺乏应有的警惕,因此会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下跌趋势中出现的反弹“逃生”机会。同样的,市场在下跌趋势中出现了逆转,习惯了下跌趋势的投资者也很容易错过低位买进的机会。


面对市场趋势的转换,如果投资者不能迅速地调整好心理状态和及时转换行为模式,便会错过止损出场或者落袋为安的机会,留下后悔和懊恼。


心理暗示


在春节晚会《卖拐》的小品中,一个正常的人在别人的心理暗示下,竟然被忽悠成了一个借助拐杖才能行走的“病人”。记得在一次聚会上,一个朋友对我说:“你的左腿是不是有点麻木啊?”在此之前,我的左腿没有任何不适,当时走路也很正常,但他的提醒总是让我感觉左腿有些异样。


其实这也是一种参照物,它其实就是一种暗示,获得了你信任的人或者朋友的话会让你不自觉地去看、去感觉这件事,其实“有点麻木的左腿”也就是行为的参照物。这种暗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暗示相对于意识起到了启发作用,我们会根据这个启发作用找到相应的证据。假如朋友对我说的是“你的腿是不是被截肢了”,对行为的暗示作用就很小,因这这种参照物也是基于现实的,是有限制的。


无意识反应是基于相信其内容的真实性,也正因为这种先天的轻信会让人的意识产生很多的误差,这种误差使我们更容易受骗。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的报道更吸引人,它们经常会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对于刚进入市场的投资来说,如果你先看到了很多类似于“从1万元到1亿元”的报道,或者是“从4万元到2000万元”之类的传奇故事,实在是大不幸,因为这种暗示会让你觉得在证券市场赚钱很容易,从而一味追求利润而忽视风险。


在做交易决策时,提前意识到风险可能使我们的交易更加可控,而那些只追求利润的人很容易导致重仓交易和频繁买卖。因此,不同的参照物导致了不同的信息触发和投资行为,这种暗示作用和参照效应也都是无意识系统的自主运行。


事实上,我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被参照物所影响。很多商家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暗示达到促销的目的。附近某个超市的促销活动就显示了参照效应的作用:购物者看到品牌罐头在做促销,当时的售价比正常售价下降了10%,而且那几天货架上写着“每人限购12罐”的标识(正常情况下是不限量的),经过比较可以发现,购物者在限购时平均购买7罐,不限购时的平均购买量是3.5罐。正是因为这一参照物的作用,导致购物者形成了“罐头储存量紧张”的情绪,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在谈判策略中,当价格成为买方和卖方唯一要协商的事情时,率先出价的一方往往会占有优势。因为先出价的那个人占据了获得锚定价格的主导权,后续的谈判往往会围绕这个价格锚点上下波动。


在交易决策中同样如此,投资者在买卖个股时,常常把自己所持股票的价格涨跌幅,相关指数的涨跌幅以及同行业其他个股的涨跌幅等进行对比,同热点、同题材、同属地等也会被当作参照物。如果投资者把涨幅较大的个股或指数作为参照物,会直接激发自己的乐观情绪,从而导致情绪紧张或失控。反之,如果与涨幅较小的个股进行对比,往往会使投资者更加耐心地持有股票。


判断和决策需要理性,但我们对记忆中提取的数据进行加工,是由无意识系统来完成的。这些行为很容易受参照效应的影响,使某些信息更容易被回想起来,但本人却对这种影响一无所知,也无法控制。为了减少参照效应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并有意识地绕开第一印象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在做出决策前,应该了解自己的需求,想清楚自己的策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手机登录请点击此处下载期货云开户APP



相关新闻

2024-06-26“同品种先生”和“上下游先生”

2024-06-19策略比拼 | 基本面派的“先生”们

客服热线 瑞达期货客服电话 金尝发业务咨询电话 金尝发客服电话 瑞达期货在线咨询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09号 | 闽ICP备07072636号-1

在线客服
网上开户
关注瑞达期货

瑞达期货资讯

扫描下载APP

瑞达期货APP

居间客户告知书

居间客户告知书

返回顶部